巩固经济恢复基础重在释放民间投资热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近日撰文指出,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的基础仍需巩固。要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准入范围,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此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3年中期)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前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也表示,目前必须采取措施巩固经济恢复的基础,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当前,经济正处于整体向好的恢复态势,特别是市场需求,正在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旅游、文化、餐饮、住宿等方面的消费,都在以较快的速度恢复,有的已经快于2019年的增长水平。不过,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稳固,还需要通过新的政策措施的作用,保持经济恢复的良好态势。只有实现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的抗风险和抗压能力,才能实现不断转型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基础设施投资、重大项目投资、国有投资,包括城市建设投资,都已经到了很高水平,有的已经不能再超前、再扩大、再继续负债投资。在这种情况下,要把重心转向生产性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方面。一旦加大生产性投资的力度,就能为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从而为中国经济积蓄更多新动能。
按照郑栅洁主任的观点,下一步将在如何扩大和放宽民间投资准入方面出台更多政策,以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更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如何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激发民间投资者的热情,也将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的重要砝码。只有民间投资步入正常轨道,只有民间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得到释放,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才能得到进一步巩固。
那么,如何才能激活民间投资热情呢?民间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如何调动呢?放宽投资准入应当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手段。只有让民间投资者有想投、可投、能投的空间,才有可能将其被抑制的投资热情逐步释放,进而对经济发展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此,只有先从放宽投资准入门槛入手,让民间投资尝到甜头,民间投资者才有信心、有决心、有动力加大投资力度,才会把心思真正放到发展经济、推动创新、培育品牌等方面上,才能不断加大生产性投资、研发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等,经济增长的动能才会不断积蓄和放大。
而制约民间投资的另一大要素——金融,也应当在经济发展需要更多新动能的大背景下,展示更多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展的诚意,给予实体经济更多的支持,给予中小微企业更多的关照。各地应积极发挥金融组织“毛细血管”作用,推动金融组织发挥小额、分散、灵活的特点,不断贴近和响应企业发展和百姓生活所需,服务中小微企业。
此外,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还需要政府坚决破除隐性壁垒,进一步强调对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支持民营企业依法平等进入,依法开展投资。不断优化民间投资环境,为民间投资项目减环节、减时间、提效率,降低企业用地成本,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引导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
一旦民间投资得以有效恢复,就能成为经济恢复的重要支撑,延续经济运行向好态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