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记者手记】
光明日报记者 刘 坤 苏 雁
提起江苏昆山,有人会想到昆曲、阳澄湖大闸蟹,也有人会想到GDP(地区生产总值)超5000亿元、百强县市榜首……其实,除了这些响当当的“名头”外,昆山还是很多台商眼中的“第二故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早就深深爱上了这片热土”……记者采访了多位在昆山工作的台湾同胞,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扎根昆山,有的一待就是二三十年。
昆山缘何让他们“一见倾心”?
有台商说:“在昆山,政府当‘店小二’,营商环境好。”
多年来,昆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进开放优势。打响“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优化出台一批批助企惠企政策,重大项目建设审批跑出“三天办四证”“一天发五证”加速度,让企业信心更加坚定、活力充分释放。
如今,很多落户昆山的台资企业正在加快升级转型、增资扩产。在批准设立的5814个台资项目中,有2634个项目选择持续增资,体现了台企扎根昆山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硕兴金属制品(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恒嘉感慨:“与其面对在外投资的各种不确定性,不如扎根昆山专心经营,不夸张地说,我很难再找到像昆山这么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完备的供应链。”
有台商说:“在昆山,企业协同创新,有追梦舞台。”
“昆山之所以能够保持全球笔记本电脑‘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市场份额,就是坚持‘缺什么、招什么’,打造了完整产业链。”昆山市工信局副局长陈立青说。
正是因为昆山有着完备的产业链优势,台资企业才能在此实现“从无到有”“从大到强”。无论是自主创新,还是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携手打拼,这里都有广阔天地。而台资企业蓬勃发展,亦为昆山经济注入了澎湃动力与创新活力。
也有台商说:“在昆山,我们像游子回到了家。”
昆山在全国率先建立台胞在大陆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医绿卡、急难救助救济等制度,支持和帮助在昆就业创业的台胞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推动各项惠台政策落实落细,让台胞台企应享尽享……
一路前行,一路风景。盛开的夹竹桃在风中摇曳,白似雪、粉如霞,仿佛在向人们张开欢迎的臂膀,传递重逢的喜悦。
这里是昆山,“此心安处是吾乡”。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5日 05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