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天空:为什么这么蓝? 天天新动态
处心积虑寻找祥瑞之物,并借艺术创作祈求福祉的宋徽宗只是在粉饰太平罢了。天降福兆后(1112年),过了十五年,历史便来到了“靖康之难”(1127年)。
皇帝的天空:《瑞鹤图》为什么这么蓝?
/黄小峰
(资料图)
我们为什么会对这蓝色念念不忘?是因为今天的我们普遍对雾霾感到恐慌,所以觉得蓝天宝贵吗?还是另有艺术史的隐情?我们该如何来认识这片将近一千年之前的宋代首都的蓝天带给现代观众的特殊视觉经验?
「见证奇迹的时刻」
该图(《瑞鹤图》)为祥瑞题材绘画,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祥龙石图》、波士顿美术馆所藏的《五色鹦鹉图》属于一个系列,可能都属于宋徽宗时期宫廷画家绘制的一套祥瑞图像集成《宣和睿览册》。画中究竟是什么祥瑞?这需要我们好好来看一下作品本身。
北宋·赵佶 《瑞鹤图》 | 辽宁省博物馆藏
北宋·赵佶 《祥龙石图》 |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赵佶 《五色鹦鹉图》 | 波士顿美术馆藏
准确来说,这件作品不只是一幅画,它由两部分组成。制作者先在绢面中央偏左的位置竖画一条墨线,右边用来绘画,左边用来题字。
左边的题字是宋徽宗赵佶所书,讲述了政和二年(1112)正月十六日的一桩奇事,这也是右边的画面所表现的主题。题跋末尾写着“御制御画并书”,显然,从名义上来看,皇帝是在彰显这整幅作品全都出自他的手笔:“御制”指皇帝亲自构思了左边的七言诗以及诗前的诗序,“御画”指皇帝亲笔画了右边的画面,“并书”指诗歌文字是皇帝亲笔所书。总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作品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一人所为。
北宋·赵佶 《瑞鹤图》 (局部)
皇帝如此重视的这件事究竟是什么事?他的诗与诗序说得很清楚: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云拂郁,低映端门,众皆仰而视之。倏有群鹤飞鸣于空中,仍有二鹤对止于鸱尾之端,颇甚闲适。余皆翱翔,如应奏节。往来都民无不稽首瞻望,叹异久之,经时不散,迤逦归飞西北隅散。感兹祥瑞,故作诗以纪其实:
清晓觚棱拂彩霓,仙禽告瑞忽来仪。
飘飘元是三山侣,两两还呈千岁姿。
似拟碧鸾栖宝阁,岂同赤雁集天池。
徘徊嘹唳当丹阙,故使憧憧庶俗知。
北宋·赵佶 《瑞鹤图》 (局部)
左侧为诗歌,右侧为诗序
这段文字是理解右边画面的关键。诗序与七言诗讲的都是一个事,这个事之所以被当作祥瑞,基于同样的四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云气,诗序中为“祥云”,诗歌中为“彩霓”。第二个因素是诗序中的“端门”,即诗歌中的“觚棱”,意指宫殿建筑物的屋脊。北宋皇宫的端门称作宣德门,其地位,相当于明清紫禁城的午门。巧不巧?祥云不在别处,而正是从这里升起。第三个因素是白鹤,诗序中作“群鹤”,诗歌中为“仙禽”,它们正是在端门上方飞舞。这三点几乎所有人都会注意到,但第四点少有人注意。
这第四个因素是观看,
是都城百姓共同的观看,
而且是仰视。
但它恰是最重要的,试想倘若没有人看得到,那祥瑞就不是祥瑞了。所谓祥瑞,是上天嘉奖皇帝的英明统治,给颁发的“奖状”,当然不能自已给自己颁奖,所以祥瑞一定要从百姓的眼中看到。这就是诗序中所写的“众皆仰而视之”、“都民无不稽首瞻望”。
· 祥云、彩霓
北宋·赵佶 《瑞鹤图》(局部)
值得回味的是,整个祥瑞是逐渐发展的过程,观看也是一个过程。“众皆仰而视之”,看的是祥云从端门升起,这就像幕布拉开,观众尚未能了解大戏的内容。之后,作为演员的鹤群才出现。鹤群令人惊奇的表演,才使得“都民无不稽首瞻因”,刚开始的观者数量仅仅是“众”(比较多),后来宽然夸张列每一“都民”。一开始观者仅仅是幅度不大的动作“仰而视之”,到后来则是全身的脆拜动作“稽首”,加抬头“睮望”,这说明了祥瑞被充分规看和理解。
这幕祥瑞景观,是在全开封城百姓的“见证”之下发生的,就像一场大戏,云是气氛衬托,鹤是演员,东京百姓是观众。无论导演是谁,这一切背后的核心,自然就是皇帝。在诗序和题诗中,宋徽宗并没有说自己当时在场。对他而言,自己是否看到祥云和瑞鹤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们“都”看到了,这就是诗歌为什么最后一句要强调“故使憧憧庶俗知”。
· 众皆、往来都民无不、憧憧庶俗
北宋·赵佶 《瑞鹤图》(局部)
作品图文均分,诗文中既然从四个层面强调了祥瑞性质,那是否右边的绘画图像也可作如是观?任何观者都可以分析出,画面所有的视觉因素也只有四种:一是蓝天,二是映衬在蓝天上的鹤群,三是建筑物的屋顶,四是环绕建筑物的彩云。后三种图像因素,可以完全对应诗文中的三种因素:鹤群、端门屋脊、祥云。
· 端门、鸱尾、宝阁、丹阙
北宋·赵佶 《瑞鹤图》 (局部)
而第一个图像因素蓝天,则是总体的背景烘托。如此一来,只有诗文中的第四个因素“观看”,一时没有具体的对应,因为画里没有一个人,并没有画出抬头观看的都民百姓。但是,难道一定需要画出人吗?难道画家不能模拟人眼所看到的景象吗?
其实,“观看”已经包含在画面的几种图像因素所构成的“奇观”之中,画里强调的,是观看的最终结果,即云、鹤、端门这些人们日常并不稀见的东西,在特定时空组合起来后,最终被百姓所理解,认识到这是上天的祥瑞。
· 群鹤、二鹤、仙禽
北宋·赵佶 《瑞鹤图》 (局部)
细究起来,由于宣德门的屋檐和斗拱并没有画出明显的仰角,所以可以说,画里的视点并不是站在宣德门下的百姓,而是跳在空中,与宣德门的屋檐平行。但在画面里,建筑物压得很低,只露出屋顶,喜欢用手机拍天空的人应该很能体会这种特写式的镜头感。在拉近的特写视角下,身临其境之感油然而生。
大家可以试一下举高屏幕,再看这幅《瑞鹤图》
▼
在这么精彩的布置中,蓝天起着什么作用呢?无论是诗序还是诗歌,都没有提到蓝天,顶多是“飞鸣于空中”。画家仅仅是为了表现没有雾霾的瑞鹤蓝吗?
「与民同乐」
在宋代绘画中,乃至所有的中国古代绘画中,像《瑞鹤图》这样以几乎满幅的蓝色涂抹出的天空,都是不常见的。其实,徽宗皇帝已经在诗序中告诉了我们答案。祥瑞的发生,要有时间、地点、主角。这幕由云、鹤、端门组成的祥瑞景象,时间也很明确,即“上元之次夕”,即1112年正月十六的晚上。
· 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
北宋·赵佶 《瑞鹤图》(局部)
这个时间相当关键。古代的节日中,新年和元宵节是两个最大、最主要的节日,两个节日相差不远,节庆活动也连在一起。两个节都放假,尤其是元宵节,宋代放假五天。根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从元旦后,开封府就开始准备大型元宵灯会。在哪儿呢?就在皇宫大门之外的御街,正对着端门宣德楼。在这里搭起一座大型的彩棚,挂满各种彩灯,变成了一座灯山。还有各种百戏杂剧的表演围绕彩棚展开。
明·吴彬 《岁华纪胜图册》 (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宣德楼外举行元宵庆祝活动,是为了让皇帝和百姓一起娱乐,因为这里是天子所居的皇宫和百姓所居的开封城的连接点,尤其是在宋徽宗宣和年间,每到元宵,宣德楼外甚至都要张挂“宣和与民同乐”的牌子。
理论上来说,北宋皇帝现身城楼之上观赏灯山和表演,与民同乐,正日子是上元夜,但时常会有变化。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似乎在徽宗朝形成了一个惯例,即虽然正月十五开始欢庆,但徽宗皇帝往往要在正月十六日的晚上才正式现身端门之上,供百姓瞻仰。
孟元老说,元宵节时皇帝很忙,正月十四日和十五日接连忙两天,十四日要“车驾幸五岳观迎祥池”,十五日元宵当天要去皇家道观,“诣上清宫”,因为上元节是重要的道教节日。这两天都很晚才回大内。正月十六日皇帝终于不用外出,但却不可以轻易休息,因为这天他要现身宣德楼与民同乐。从上午开始,经过许多道礼仪,一直待到晚上三鼓时分才回銮,差不多相当于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这就是《瑞鹤图》的语境。这幕祥瑞奇观是在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皇帝与百姓同乐的时刻出现的。百姓挤破头,想亲眼见到皇帝龙颜,即便皇帝每年现身,百姓可不保证每年都能挤到宣德楼底下。可以想见,当许多人感叹着没见到皇帝,或者挤到宣德楼下也还看不见皇帝的时候,一幕起着替代作用的奇观出现了。
于是我们便明白,画中那对称式的仰观的视角,确实是百姓的视角,理论上来说,是一个处于宣德楼正下方的百姓所看到的景观,而不是身处宣德楼上的皇帝所看到的。也就是说,这祥瑞完美地代表了皇帝的出现。这时候的宣德楼外,灯山闪耀,鼓乐喧天,乐队时不时引导着百姓山呼万岁。而祥云和白鹤就这么突然地出现在东京夜晚的天空中。
飞舞的白鹤,在深蓝天空的衬托下美丽动人。鹤,是道教的著名象征物,也正是道教“上元节”的最好暗示。观鹤舞,又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仙人娱乐。
通过特殊方式来呈现祥瑞,宋徽宗暗示了他最大的政治理想,即让所有的子民都能成为奇迹的见证者,成为祥瑞的受益者,成为想象中的仙人。而他对子民的这些恩泽,正是上天以祥瑞来嘉奖他的理由。
《瑞鹤图》:1112年
靖康之变 :1127年
——摘自《古画新品录——一部眼睛的历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
文章源自「中华珍宝馆」整理编辑
标签: